昨日(5日),一位接近發改委的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大型并網光伏電站標桿電價有望于近期出臺。統一的標桿電價將“參照最近批準的甘肅省敦煌市10兆瓦太陽能電廠項目,即每千瓦時人民幣1.09元的基準,但應該會高于該價格。”
這是繼風電后,近期確定的第二項新能源產業上網電價。
8月3日,國家發改委公布《近期能源資源產品價格改革進展》報告,報告稱:下一步,將按照既定的改革方向,研究制定大型并網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完善生物質發電價格機制。
此前發改委下發的《關于完善風力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按照風能資源狀況和工程建設條件,將全國分為四類風資源區,并相應制定風電標桿上網電價。
這樣劃分的目的,是一方面通過事先公布標桿電價水平,為投資者提供明確的投資預期,鼓勵開發優質資源,限制開發劣質資源,有利于促進風電開發的有序進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勵風電企業不斷降低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提高經營管理效率,促進風電產業健康發展。
前述人士表示,預計光伏產業標桿電價的確定,也將對行業起到與風電行業相同的作用。但是,與風電不同,光伏電站將不會采用按照資源分類設置電價的方式,而是傾向于在資源較好的地區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桿電價。
而對于敦煌項目最終定標的1.09元上網電價, 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表示,該價格的最終確認摸清了光伏上網電價的成本底線,但是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這個價格偏低。目前為止,國內光伏企業普遍較為接受的上網電價仍在1.5-2元的范圍之內。
前述人士表示,敦煌項目所確定的1.09元上網電價只是針對單個的項目確定,但是鑒于其“標桿作用”,在最終標桿電價的制定中,仍將參照這一電價。但是“按照目前業內企業的實際情況,對行業有利的標桿電價應該是高于1.09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