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出現的“氣荒”波及到上市公司。ST渝萬里近日發布公告稱,從恢復生產以來,通過經營管理層的不斷努力,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已進入正常狀態,尤其在2009年下半年以來,企業生產量和銷售量逐月增長。但是,由于重慶市天然氣供應緊張,企業目前生產用天然氣供應嚴重不足,天然氣公司分配給公司的用氣指標與公司實際用氣量差額達40%。因天然氣供應不足,從而使企業生產經營工作受到了影響。
申銀萬國的一位分析師指出,天然氣供給不足及價格上漲,很可能會對氣頭尿素企業造成不利影響。據了解,在重慶,建峰化工就是一家知名的氣頭尿素企業。截至發稿時,記者未能聯系到建峰化工相關人士,尚未得知該公司是否受到實質影響。
重慶市政府新聞發言人文天平近日公開指出,加氣難的根本問題是供需矛盾,而進入低溫天氣以來,這種矛盾更加突出。重慶市今年天然氣供應總量與去年基本持平,但是重慶市CNG(壓縮天然氣)汽車加氣量在大幅增長,1~10月,CNG加氣量增長在25%以上。CNG用氣量增加背后是改裝CNG汽車成風,包括很多私自改裝、非法改裝,連個別奔馳車甚至水泥攪拌車都在改。而重慶燃氣集團有關人士也介紹說,在供應上,川渝地區天然氣老氣井產量衰減較快,而新氣井的開采和新增產量只是基本填補了衰減量,產量基本與去年持平。
在這樣的情況下,重慶市政府20日宣布將加強供氣調度,優先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用氣和產能效益較好的工業企業用氣,同時自21日起在全市開征車用CNG(壓縮天然氣)附加費。文天平還表示,明年下半年好幾個新的氣田開發會有大的突破。預計到明年下半年,重慶加氣難問題就會得到明顯的緩解。
實際上,近期來,全國不少地區都出現了天然氣供應短缺的情況,只不過與重慶不同,其他地區的天然氣短缺更多地歸因于近期的暴雪天氣令各地天然氣需求量大增。據媒體報道,西安、哈爾濱、武漢、寧波等地均出現氣源緊張。不過,業內人士指出,從整個能源結構上看,天然氣所占的比例不大,只有3%,這比起石油20%的比重,煤炭約70%比重來看,相對較低。短期氣源緊張,對整個經濟影響不大。有資料顯示,天然氣主要可用于發電、用作化工原料等領域,以天然氣為原料的一次加工產品主要有合成氨、甲醇、炭黑等近20個品種。